人间百事,充满了他近四十年江湖磨砺的岁月,让他得以跳出旧日樊笼,卸下种种思虑,彻底活了过来。
慢慢的,顾绛想明白了。
他连续两世修习的都是魔道功法,《葵花宝典》和《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》在无形中塑造了他。
魔能碍道,并不在于性情激烈或杀性浓重,那是邪道。
真正的魔是外界繁杂思想和欲望对人的扭曲和影响,它让你分不清自身和外源的界限,从而迷失真性。
大道希微,这是一条注定坎坷的路,一路上你要求道,也要求我,向道者,明晰道我之别后,身与道合,向我者,知天心人意后,化我为道。
无论哪一种,都要先看清自我。
可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跌落名利杂念中,模糊了自己的面目。
一个孩子在刚刚懂得是非时,能够凭本心判断杀死一个无辜的人是错的,但随着他进入种种观念中,这个被杀的人可能道德有缺陷,可能他死能带来更多的利益,可能他就是个该死的辽国人,于是他的死就变成了“可以理解”
的。
这就是外魔对人的一种改变,有的人将之称为“成熟”
、“智慧”
,也有人称之为“冷漠”
、“麻木”
。
究其根本,是人从六欲,入魔道,而损本心,入迷惘。
顾绛没有执着什么,情绪也一直平稳淡泊,但他也正因为心中没有强烈的是非观念,更容易随势而走,被环境引导。
如公子羽扩张势力版图,承担起万人生计,他也难免在重重羁绊里压抑了自我,尤其是天魔主遮掩面容,脱出人意,成为一个象征更胜过一个人,更是进一步抹去了天魔主身上顾绛这个人的表现。
天长日久,即便是他,也难以逃过时间中诸多外魔对人性的磨损。
顾绛确实在这个过程中失了一些真性,特别是李寻欢和叶开去后,他的朋友越来越少,心也越来越重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