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的苑子最清净,因为靠驿馆内苑处。
她拎着灯笼,路上逢着的驿馆小吏和女使都同她热忱招呼,“赵小姐。”
哪家家眷入住,当如何唤,驿馆中的小吏和女使都心如明镜。
赵锦诺回礼。
等路过内苑时,瞥见内苑中有一处灯火稍许亮些,似是一处暖亭。
本就离得近,夜色尚早,赵锦诺想踱步去看。
暖亭离得不远,绕过三两处小径便至。
赵锦诺是见暖亭处灯火明亮,暖亭中坐了一袭白衣身影,四十岁年纪往上些,温文儒雅,气华高然。
一手握着书卷,一手端起茶盏,一面看书,一面轻抿了一口茶水。
他举止优雅,眸间宁静而心无旁骛,似有荣华万千。
赵锦诺不由怔了怔,莫名脚下驻足看了许久,也没有动弹。
稍许,似是暖亭中的人也觉察了对面的目光,遂朝她抬眸,只是目光看向她时,明显顿住,眸间似是氤氲,又很快敛眸,掩了眸间情绪。
赵锦诺以为自己看错。
这里是环城驿馆,下榻的都是朝中官吏,她先前这么贸然看了暖亭中的人许久,是她失礼了才是。
但对面的大人已经见到她,她此时装作没看见便走,实则有失礼仪,况且,她似是有些好奇对方,想近处多看两眼。
赵锦诺深吸一口气,遂拎着灯笼缓步往前,临到暖阁处,才低头福了福身,“方才见暖亭中有灯火,好奇过来看看,打扰了大人,还望大人见谅。”
宴书臣近乎是一眼便认出了她。
她与安平如同一幅模子刻出来,亦像他初见安平时候的年纪。
模样里还同他稍许挂像。
他浸淫官场多年,还是一瞬间失了心中平静。
却很快平复,怕吓到她。
环城是乾州入京的必经之路,赵家的家眷会在驿馆下榻,他是特意来环城看她的。
已等了两日。
但于她而言,他只是陌生人……宴书臣看了看她,温声道,“不打扰,正好也在苑中看书解闷。”
对方似是随和,赵锦诺心中舒了口气,抬眸,正好见得宴书臣眼中笑意温和和清浅,让人如沐春风。
她见他放下手中书册,书卷上的名字她认得,历山游记。
宴书臣一面放下书册,一面问,“你是哪家的女儿,叫什么名字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