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名声显赫的范永斗正坐在书房里,满面忧虑,一言不。
"
三拔,信你也读过了,你有什么看法?"
短暂的静默后,案牍后的范永斗轻咳一声,抬头看着与自己有几分神似的长子,疲倦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焦虑。
尽管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,能在各方势力间游刃有余,使家族势力膨胀数倍,但面对当前的局面,范永斗仍感困惑,只能寄希望于面前的长子,期望他能提供一些真知灼见。
毕竟,这个长子虽然学业无成,但从幼年开始就表现出“智慧”
的一面,他的许多策略都离不开长子的“指点”
。
"
父亲不必过于担忧。
"
"
我们介休范氏结交的将领无数,山西境内有多少人受过我们范家的恩惠,哪怕真的有些许波动,也瞒不过我们的眼睛。
"
听到这话,被称为“三拔”
的浪荡公子哥放下了手中的玩物,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的微笑。
"
就算那些锦衣卫的密探真的找到了什么线索,也只是那些蒙古行商胆大妄为罢了,与我们范氏何干?"
看到父亲仍然有些忧虑,公子哥连忙补充道。
他们介休范氏的影响力远山西,甚至在京师也有不少关系,更不用说背后还有七大家族与他们同舟共济。
包括范家在内,整个山西境内的显赫人物有王登库、靳良玉、王大宇、梁家宾、田生兰、翟堂、黄永等,他们背后势力深远,手腕通天。
如果逼迫得太紧,只需轻微施展手段,就能让朝廷"
动荡"
。
毕竟,如今的大明在某种程度上,严重依赖这些商人。
自从明朝中叶废除了"
折中法"
,朝廷开始用银两招募士兵,支付军费。
但这并不足以解决军队的生存问题,大军还需大量粮草供应。
为了减少运输损失,这个重任落在了各地商家的肩上。
只要他们愿意,就能制造"
粮草危机"
,那时引起的波动将无法估量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