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到这一幕,朱由检心中也泛起一丝柔情,对英国公张维贤的责怪稍稍减轻,向身边的司礼监太监示意了一下,洪亮地开口:“国公免礼。”
"
微臣不敢。”
张维贤依旧跪在青石板上,无视了天子的好意,反而再次低头,敲击地面的声音在静谧的大殿中回荡。
"
前日京营哗变,作为京营总督,微臣难辞其咎,特此前来请罪。
"
面对天子略显惊讶的目光,张维贤一脸凝重,语气中充满懊悔。
他虽然知道抚宁侯和恭顺侯暗中捣鬼,却没料到他们会胆大妄为到这种地步,不仅放任京营士兵叛乱,还煽动这些叛军趁夜色逼近奉天门索要军饷,惊动了圣驾。
想到这里,张维贤不禁一阵冷汗,若非天子安然无恙,他张维贤便是大明朝的千古罪人。
自永乐帝朱棣以来,英国公一门秉持“不结党,不营私”
的原则,因此深受历代天子倚重,成为大明勋贵之。
成化年间,大明天子开始有让京城勋贵统帅京营的习惯,以防止军纪败坏。
到了嘉靖时期,更是提升勋贵在京营的地位,用来对抗朝廷内外的文官势力。
张维贤承蒙万历皇帝的信任,刚袭爵不久就统领京营,还曾先后辅佐“泰昌”
、“天启”
两位天子登基。
然而他未曾料到,一次“疏忽”
,竟差点把朱由检置于危险之中。
听到这里,案牍后的天子神色如常,只是淡淡地问:“国公认为,抚宁侯和恭顺侯应如何处置?”
朱由检心里清楚,张维贤昨日未立即入宫请罪,想必是召集京城勋贵商议对策,如今已达成共识,这才进宫。
"
恭顺侯和抚宁侯身为大明勋贵,却放任士兵叛乱,图谋不轨,罪无可恕,理应依法严惩!
"
听到朱由检的问题,张维贤立刻抬起头,毫不犹豫地回答。
接着,他没等天子回应,又继续说:“老臣私下以为,京营积弊已久,唯有破而后立。
还请天子一并将京营中的贪腐官员整治。”
"
嗯"
沉默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脸上闪过一丝惊讶,这些勋贵的手段可真不小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