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下子将龟兹王室贵族见个遍,恨不得手中有个相机,能见证这一历史盛况。
王后一把搂住耆婆和罗什,激动得痛哭起来。
母子俩也眼睛红红的,细叙着四年的想念之情。
我注意到王后身后人群中有个人,长相与所有龟兹人不同,非常显眼。
那是个中年男人,巧克力色皮肤,个子很高,削瘦的身板挺得笔直。
他的脸轮廓狭长,大眼睛深陷在清癯的脸上,浅灰色眼珠流转,睿智悲悯。
不像龟兹人留发及肩,而是留现代人一样的短发,有些花白。
就算是穿着龟兹服饰,也能看出来他是印度人。
到了他这个年龄,单用“帅”
字形容太贬低他了,更难拷贝的是那份脱俗的气质,那种即便站在数百人中也能让人一眼盯着然后很难转移视线的气质。
他牵着一个小孩,大概十岁左右,脸有些圆,细白的肤色接近龟兹人,跟罗什长得很像,但更可爱。
与罗什同样的浅灰眼眸骨碌碌转悠,看见我时有些吃惊,仔细地盯着我看了半天。
我冲他笑,又偷偷扮了个鬼脸。
小家伙一愣,赶紧别过脸。
毫无疑问,这个印度人就是那将嗣相位却辞避出家,东渡葱岭被龟兹王聘为国师的鸠摩罗炎,鸠摩罗什的父亲,当年耆婆费尽心思要嫁的人。
连罗什的祖父鸠摩罗达多,也有“倜傥不群名重于国”
的记载留于世。
而那酷似罗什的小孩,就是他的弟弟,我忘记他弟弟叫什么名字了。
慧皎在《高僧传》里仅记载了一个名字,他在历史发展中,只作为鸠摩罗什的弟弟存在而已。
王后终于停止哭泣,将罗什和耆婆带到鸠摩罗炎身边。
耆婆对她曾经的丈夫也行双手合十礼,鸠摩罗炎眼里流露出浓浓的眷恋与思念。
他应该更想搂她入怀的,定定地盯着她好几秒,还是回以合十礼。
小家伙可没管三七二十一,一头扎进母亲怀里号啕大哭,耆婆也拥住小家伙,泪流满面。
罗什用跪礼见父亲,被鸠摩罗炎赶紧扶起,父子俩都情绪激动,用梵文交谈了起来。
欢迎仪式进行了有一个多小时,鸠摩罗炎向白纯提出让母子俩回家去住,耆婆没有反对,看来也是念子心切。
于是我跟着一起住进了国师府。
我问清楚了罗什弟弟叫pysdeva,是梵文,按古汉文翻译原理,应该翻成“弗沙提婆”
,又是个拗口的名字。
作者有话要说:关于更新,看文的亲们应该能看出来,小春很用心地写,凡是与历史有关,都要先考据一番。
虽然不能保证一点都不出错,但小春想尽力接近历史事实。
所以,小春的码字速度不快。
我对自己的要求是:质量三易其稿,是很平常的。
我会逐字逐句地推敲,想着如何让历史性的和佛学的东西,变得通俗易懂,能让亲们有看下去的兴趣。
我想亲们应该都是希望看到好的东西,而不是仓促的东西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