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会懂的,”
白梓生说,“三年后告诉我。”
明和与清安出行那日,白梓生并未去送别。
只有白家人知道,小三爷新的一年里比往日更加沉稳了,一门心思地打理铺子。
商队的往来、茶园的收支、市价行情、利益人脉,他无不用心经营。
家里头,他待侄儿如亲子,把小孩儿宠得没边。
蒙在鼓里的一干女眷还以为他喜欢小孩,想为他开始相看亲事。
他推却了长辈们一番好意,只说此事且再等三年。
白梓生一天天默默数着日子,他想知道清安行至哪里,可见到了什么新鲜事,一路上是什么样的风景。
是否喝到乌茶,是否见了山外山?可是他从未接到过一封清安的信件,这让他有一阵子常从梦中惊醒。
是出了什么意外吗,生病了还是路遇山匪强盗?是不是明和师父不让他写信?三年后他还会回来吗?
年少时最是单纯的情感在他心中慢慢变成了一个结,想不得碰不得,深深藏在心底不再提起。
日渐成长,他方识情滋味便得愁滋味,把自己放在了不敢轻易期许的位置。
再说清安与师父北行,沿途上见了太多他往日不知的风景与人情,这才明白小哥哥那日所说的话。
“山外有山、有海,有你我未品过之茶,有你我未见过之景。”
不仅如此,清安还见到了世事无常,众生喜怒嗔痴,回首才知他与白梓生的少年相交多么可贵。
和尚不愿清安给白梓生写信,只是叹道:“师父这些年心中一直为难,该是安排好你这一生,还是让你自己来选。”
“师父会如何安排?”
“师父自然是愿你五蕴皆空、六根清净,摆脱尘世苦厄。”
“那我便出家去。”
“你可舍得生哥儿?”
清安沉默片刻:“师父,你可有放不下之人?”
“自然有。”
“但师父还是出家了。”
明和微微一笑,似喜似悲:“我是因他亡故,这才忘断红尘,此生不愿留在伤心之地。”
清安怔愣。
“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
但我却从未后悔与他相识相知,”
和尚说,“所以师父让你自己选。”
“昔日我被遗弃在山门前,与师父相遇,是为有缘。
山间长大,再与生哥相遇,也是有缘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