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茵道:“我只是想,查证一下,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是无心错换,还是,另有图谋?
又或者,是无动于衷放任这一场阴差阳错?
说话间,马车已经抵达明府。
“说得也是,人总是会对自己从前的事情好奇万分。”
周清棠咕哝完这一句,拿了画册,同李茵一齐下了马车,进了明府。
明珂还是那副冷情冷性模样,两眉若渺远寒山,一双眼眸仿佛隐在在仙雾中,似真若幻。
李茵向她说明了来意,明珂则引着她们进了书房,如先前一样,将画轴展开,平铺在桌案上。
她凝眸细看片刻,道:“确实与本家的某位有些相像。
无论是样貌,还是经历,都有相符之处。”
李茵:“冒昧一问,明小姐可知她本名?”
明珂摇了摇头,“我不知道,幼年时,我也曾对她十分好奇过。
只是,每每问起,母亲都说她既已非尘世中人,我等自然不能以俗名相称。”
“更何况,她十数载不传信于明府,如今云游而去,自然也不会告诉我们她的行踪。”
好不容易得来的线索,又断了。
见她不经意间流露出失望神色,明珂又道:“不过,对于她的事迹,我倒是知道一些。”
“这其中,牵扯着一桩旧事,那个时候,我年纪尚小,记事不多,有许多事情,都是听母亲告诉我的。”
十几年前,陛下尚在潜邸时,迫于局势,一同娶了两位侧妃。
一位是王尚书家的小姐,后来诞下太子与二皇子,获封皇后。
一位是顾将军家的小姐,肃王生母,也就是当今淑妃。
那个时候,先帝最疼爱的并非太子,而是他的第四子——信王。
其偏爱程度之深,让民间有了谣传:陛下存了易储之心。
而且,那位嫁于太子的顾侧妃,本该是信王殿下的王妃。
谣言四起,人心惶惶,可是,直到先帝驾崩,众人也没等来易储的圣旨。
陛下登基后的第一年,信王病逝,淑妃娘娘的兄长顾将军因接连战败,被调遣镇守北地,非诏不得回京。
“也就是在同年,妙真,遁入道门。”
陛下与信王之争,当初在京城几乎人尽皆知。
顾家的式微之路,也曾为许多人所叹惋。
只是,不知这背后,竟然还有一位女子的命运,被悄然更改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