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定区的练习生,听见他这么说,还以为易景臣要问那些老生常谈的‘努力’、‘汗水’、‘梦想’,纷纷做好举手的准备。
然而,他们忽略了,易景臣是个记者,对于提问有自己的一套逻辑。
几秒后,他给出的第一个问题,就筛掉了一大半人。
“你们中间很多人,认为自己没有晋级是因为‘怀才不遇’。”
“过去两个月,在《Superidol》全程直播的情况下,在所有人都能被看到的基础上,有谁认为自己曝光度不够,才导致没有晋级?”
话
音落下,全程一片静默。
确实,往年许多练习生被淘汰以后,说得最多的就是‘没镜头’。
他们将所有问题,都归咎于没镜头,并且认为只要曝光率足够大,自己就能拿到C位。
今年,《Superidol》用‘全程直播’,唤醒那些‘沧海遗珠’的梦境。
同样的全景镜头,观众宁愿出钱充值VIP把镜头挪走,也不愿意在他们身上过多停留。
残忍的现实,告诉他们真相:
即使给够了镜头,那些怨天尤人、把失败归咎于环境,不肯提升自己的练习生,对观众没有吸引力。
易景臣面对一片静默,又提出第二个问题:
“有谁在前两次公演阶段,做到比晋级圈90%练习生更加努力,觉得自己可以凭借勤奋晋级?”
易景臣提出问题,节目组很快调出一份表格,是官方统计的‘练习生训练时长表’。
一公阶段,易景臣陷入豪门风波缺席两天,训练时长依然排在前十。
二公阶段,他的训练时长已经卷到第一。
从上往下看过去,排在前面的选手,都是那些被认为‘有粉丝基础’、‘随随便便躺赢’的TOP。
而晋级圈以外的练习生,上榜并不多,只有一个人显得特别突兀。
两个赛段练习时长,都闯进前三。
却因为‘来选秀求职’的梗太火,导致所有人觉得他志不在此,付出努力被忽视的烟之尘。
易景臣面对沉默的待定区,提出最后一个问题——
“谁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晋级?”
“换句话说,谁觉得节目组真的欠你一个晋级位?”
声音落下,全场鸦雀无声。
刚才嚷嚷着攀关系的男生,好像终于意识到,自己被淘汰是有道理的。
易景臣耐着性子等了两分钟,才收回视线,看向贺以冬,开口说,“贺导师,我决定……”
话还未说完,对面举起一只手。
烟之尘思考良久,才慢慢举起自己的手。
“我。”
易景臣看到他举手,立刻改口道,“我决定把那个位置,让给烟之尘。”
“好的。”
贺以冬抱起滚来滚去的本体,往旁边挪了挪,“第36名没有发表感言的机会,请你直接坐到自己的位置。”
“好。”
烟之尘没有异议,快步走到那个位置坐下。
其他人瞧见位置给了烟之尘,又是羡慕,又觉得羡慕不来。
说到底,人家练习时长摆在那儿呢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