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墨小说网

第488章 安西度支(第3页)

加在一起,便是三万五千人的常规军。

朝廷虽然在军饷上,对安西也有拨款,但毕竟杯水车薪,只能说是聊胜于无。

至于安西的屯田发展,眼下只是刚刚起步,收获仍要一段时间,而且即便丰产,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。

周钧一番总结下来,发现问题的关键,还是在于人口。

安西如今的百姓人口,不过才二十五万人。

换言之,每七个平民,就要供养一个军卒。

这样一来,民生压力太大。

另一方面,当下的安西,无论是屯田、伐木、开矿、生丝、工坊、太学等等,到处都需要劳力。

而沙州由于崔大夫等人盘剥商路,流民进入安西的线路,暂时中断。

所以,在人口不足的前提下,如何应对接下来安西的度支,就变成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就在周钧头疼之时,门外武卫来报,说是匠鸿太学有人来拜访。

周钧入了偏厅,瞧见了两位女子,一位是司掌织纺司的彭婆,另一位是司掌釉瓷司的董燕娘。

一阵寒暄过后,彭婆先从怀中取出一物,呈给了周钧。

后者接过了那物,发现是一团白纱。

再仔细看了一遍,周钧吃惊的发觉,这团白纱并非生丝罗团,而是更加蓬松厚实的棉纱。

周钧拿着手中的棉纱,大喜过望,向彭婆问道:“我记得之前说过,棉花想要纺成纱团,有数道工序极为困难,如今都解决了?”

彭婆:“篦籽、除杂、混棉、成卷等等工序,如今都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,但都护手中拿着的这团,仍然是粗棉纱。

想要织成细纱,还需要精梳、加捻、络筒、摇细等等工序。”

周钧听了点头:“粗纱也有粗纱的用途,军中御寒,大多用裘皮、厚麻和火盆,如今有了棉纱,再也不用担心雪天受冻了。”

彭婆笑着点头,又将视线投向身旁的董燕娘,示意她上前说话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    新书入库
      热门小说推荐

      ...

      ...

      ...

      ...

      ...

      ...

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