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茅屋,明河指着房梁上挂着的竹篮,里面是舅甥二人还没有吃完的板栗烧鸡、米糕和包子。
肖喻直接道:“我们做包子卖。”
明河想了想,问:“卖包子就有银子啦?”
“没错。”
明河小脸上浮出苦恼,道:“可是小舅舅,我不会做呀。”
肖喻哭笑不得:“没让你做,小舅舅来做。”
“小舅舅会累的。”
真是个小操心鬼,肖喻道:“到时候你和小舅舅一起去卖包子,小舅舅就不累了。”
“好呀。”
明河立马答应。
肖喻坐下来,喝口水道:“不过,我们得先做一件事情。”
“什么事呀?”
“弄些酵母来。”
“酵母?”
明河不懂。
“也就是酵头。”
肖喻上辈子所在的二十一世纪有各种各样的工业酵母,大量运用于食品、饮料、医药、化妆品等领域,可是大靖国没有。
好在这儿的人已经掌握了制作天然酵头的方法。
用米酒、面粉混合成一个松软的面团,密封保存两到三日,便是带着酒味和酸味的酵头,将它掺入面粉中,和成馒头、包子皮等等,蒸出来以后暄软又带着微甜。
“小舅舅,你说的我听不懂。”
明河一脸茫然。
肖喻笑着和明河解释。
明河还是懵懵懂懂的。
肖喻便道:“一会儿见到了就知道了。”
“去哪儿见?”
“郝奶奶家。”
本来肖喻可以自己做酵头的,但他今日空手去青石镇,没办法打回来米酒,他也舍不得花钱再买瓶子罐子装米酒。
他便想到之前郝奶奶做的那个馒头,虽然过了几天,馒头已经发硬发干了,但看得出来郝奶奶用了酵头,并且是极好的酵头,所以他想和郝奶奶换一点酵头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