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么把职位拆分成若干领域,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,设定不同的考试内容。
这样不仅是儒家,诸子百家的子弟,也有可能考中。
问题不在考不考得中,而是考中之后。
大家本来不同学派,难免思想各不相同。
比如鲁达打算征讨匈奴,可能墨家和道家就会拦着,而儒家和法家就会同意。
甚至一个大国策出来,各家的看法也不同,所以争论不休,政策迟迟得不到推进。
地方官员之间互相扯后腿,仿佛就是要证明对方的学说有问题。
总结起来,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性并不合理,实际就一条路能走,也最符合华夏的国情。
而要把那么多的学问,都缝合到《左传》里面,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。
但至少可以先起个头,然后一点点的去完成,十年二十年的,自己等得起。
“缝?”
管宁大脑一片空空白,别说是他,邴原和国渊也是有些反应不过来。
“以《左传》作为基础,把各家学术缝合进去。
最终百家合为一家,大家再不分彼此。”
鲁达激动的说道,“先秦一统文字,为什么不能把诸子百家的学说统一起来?”
《左传》这个时期还好,毕竟是个大缝合怪,问题是只缝合儒家学说。
不管如何,好歹这个时代的人还懂得缝,经历南北朝之后,儒家开始找不到东西缝进去。
就开始从道家和佛家里面找东西缝。
在这之前,儒家学说的更新迟滞非常严重,可总得青出于蓝,于是越来越钻牛角尖。
好好的儒家,逐渐朝着儒教展。
佛家和道家何尝不是这样,最后三家互相缝合,也互相影响。
原本道家都是舍弃肉身,专修香火神道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