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一次,他只身一人,在傍晚时分漫步于柳堤之上,心中别有一番滋味。
西湖的美,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,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。
柳堤和苏堤的存在,既是对湖的治理和美化,也为游人提供了便利,更丰富了西湖的文化内涵。
卓不凡深知,这次交流到余杭市工作两年,对他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。
他暗暗告诉自己,要珍惜这两年的时光,充分挥自己的能力,不虚度光阴,效仿古人,为余杭百姓做几件实事。
柳堤乃北宋文学大家柳宗元任杭州刺史时,为治理西湖水患所筑。
满堤垂柳,尽是柳公的印记。
卓不凡对柳公钦佩至极。
堤上种柳,实乃匠心独运,一举三得。
既可护堤防洪,又成悦目之景,亦与柳公之姓氏相关。
许是晚饭时分,西湖中游人寥寥,难见几人。
原本喧闹之西湖,此刻却透出少有的宁静。
卓不凡散步时,独爱宁静之感。
他一边踽踽独行,一边欣赏美景,惬意非常。
不知不觉间,卓不凡已至柳浪闻莺。
此处之堤,较其他地方宽大数倍。
大片大片的柳树攻占了柳堤两边的堤坝,中间的游道完全被柳林掩盖于柳絮婆娑的绿荫之下。
柳树一棵挨着一棵,似是在比大,比高,比柔,比美,令人不禁浮想联翩。
忽然,微风乍起,满堤的柳絮婆娑起舞,出鸾凤和鸣般的声音,令人心旷神怡。
柳絮为风鼓掌之后,又听风的召唤,脱离柳树随风飘去……
这悦耳动听的自然乐章不正是“柳浪闻莺”
的真实写照吗?
就在卓不凡遐想的时候,忽然听到了一个女人高分贝尖叫的呼救声:
“流氓打劫,救命呵……”
卓不凡循声望去,只见前面十多米处,两个穿着怪异、头如刺猬的渣男正在围攻一个年轻的女子。
社会是一个大染缸,里面装着形形色色的人,即使在政治清明,经济繁荣的年代,也会有不法分子挺而走险。
余杭也不例外。
卓不凡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,必须救助这个女子。
他稳步向前走去,眼神坚定,突然一声怒吼:
“吾乃武松,谁敢放肆!”
歹徒们被这突如其来炸雷一般的吼声震住了。
做贼心虚的两名歹徒回头定睛一看,身材高大、一脸正气的卓不凡已经站在了他们面前。
这个高大的男人浑身散出的威严之气令人胆寒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