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朽当祭酒也有些说不过去,名望学识比我丰富的不知道多少。”
司马徽感慨。
();() 虽说大家就不是冲着教书育人过来的,可现阶段还需要这个书院当幌子。
真正的目的,还是教材的编修权。
未来的教学,甚至可能考试都用这作为标准答案。
这可不得了,那不得是流芳百世的事情?
这种事情,任何一个学者都没办法忽视,呼朋唤友的,转眼都聚过来了。
谁没有一两個好友,到时候事情结束。
别人知道你来编修,结果居然都不叫一声他,这不得直接割袍断义?
学术界,人情世故也无法避免,不如说更多的是人情世故。
一部著作,没有十几个好友给你宣传站台,就如《释名》这样的书,可能都要埋没,最后失传。
华夏五千年,因为战争,宣传不到位等原因,失传的书籍不知道有多少。
不过最残酷的,还是官府主动阉割和禁绝,比如《天工开物》。
“无妨,就书院这个规模,作为私立学院完全可以。
可作为大型学府,那自然不够。”
刘磐早有打算。
就现在书院这院子,还是以前朱家的庄子改造,教导的班级也不过两三个。
那么多的大家汇聚到吴郡,这庄子就显得不够,况且有那么多大家,不带几个班不浪费了?
“怎么,小友还打算把稷下学宫给搬到这里来?”
庞德公大笑。
到底是淡泊名利的人设,表现得有些随性,也不以子侄称呼刘磐,而是称呼其为小友。
司马徽就有些尴尬了,这伯父贤侄叫了那么久,改口不太好。
“小子哪当得起小友的称呼?公与伯父同辈相称,那自是小子的伯父。”
刘磐主动表态,也是避免司马徽那边尴尬。
“既然贤侄都那么说了,我也不好再说什么。”
庞德公点头,顺势就接受下来。
“咳,稷下学宫以后可以重开,不过磐既然立足江东,那自然优先照顾这里。
江南向来都被看做是蛮夷之地,正好把学风给提升一下。”
刘磐表态。
庞德公与司马徽闻言,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许。
教化一方,不管什么学派都推崇这个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