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墨小说网

第八章丨所荐得人(第1页)

“故明主谲德而序位,所以为不乱也;忠臣诚能然后敢受职,所以为不穷也。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【荀子·儒效】

王允走了,携之而去的,是他口中所言‘无益于事’的官员籍册。

临走前还请皇帝允许,让太医署诸官值宿宣室殿,随时伺候。

王允如此急不可耐的收走官员籍册,并让太医入驻宣室,无非是想把今天皇帝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
从另一个侧面来想,王允刺董的计划,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,容不得有些许的纰漏。

在皇帝看来,如果自己不能掌权,刺董之后王允上位,按原本的历史轨迹,这无非是一个权臣替代另一个权臣,对国家,对自己毫无益处。

能够通过这次交锋,获取王允的退让自然是最好,如果不能,也可以让在场的杨琦见到王允的强项无礼,从而断绝杨琦对王允的最后一丝期待。

当然,皇帝也没想过王允会真心实意的退让,所以这一次看似是凶险万分,其实都遵循着同样的底线。

在王允走后,皇帝像是泄气了一般,推案而起。

他在窗边负手而立,目眺远方,石渠阁对面就是破败不堪的天禄阁,同样是朝廷曾经的藏书之所,但境遇不同,令人唏嘘。

杨琦与王斌二人早已站起,侍立在皇帝身后。

王斌知道皇帝心中郁闷,正措辞准备说些什么,只听皇帝开口道:“‘苟利社稷,生死以之。

’这是郑国大夫子产说过的话,你们这些大臣都肯为天下赴死,我岂能安坐宫中,趋福避祸?”

皇帝转身看向杨琦,面有愤懑之色,“我是大汉天子,你们忠君爱国,守臣子责,我也要仁政爱民,守天子责!

如此大事,岂能尽全他臣子之名,徒使我坐享其成?”

“陛下。”

杨琦跪伏在地,替王允,同时也是替自己辩解道:“司徒绝无此意!

为人臣者,谁不愿为君分忧,匡济社稷?司徒身居宰辅,所思所想,深远非我所能及;此时绝非良机,臣请陛下忍耐些许……”

“他刚才如何你也见过了,是你所说的忠臣的样子吗?”

皇帝立即追问道:“我要靠着这样的臣子,来匡扶我大汉的天下?”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    热门小说推荐

    ...

    ...

    ...

    ...

    ...

    ...

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