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像那手头的抄写,比她的美貌更吸引他。
笔架店的刘老板向来懂得察言观色,立刻笑问:“钟府的小姐还需不需要一个书童?”
是要把他送去钟府的意思。
钟罗琦懵懵懂懂地抬头:“书童是什么?陪我上学的人吗?”
钟老爷慈爱地摸她的头:“是,也帮你抄书,整理笔墨。”
小小的钟罗琦嘟着嘴,想了一会才说:“那我要的。
他的字这么好看,以后每天都能看到了。”
钟少轩于是打包了自己少少的行李,跟着他们回了钟府。
他这些年积累下来的,不过是些不值钱的文房四宝,大部分是教书先生送的,或是刘老板店里卖剩的,自己不同季节的几身粗布衣衫,买来的几本书册,以及攒下来的一点点碎银。
全部身家,不过一个轻飘飘的包袱。
到了钟府,他开始陪着钟罗琦跟着夫子念书,起初当真只是陪读、抄书和整理笔墨。
然而惊人的才华就像锋利的剑芒,从来都难以掩盖。
夫子很快现,这是他所见最有悟性的少年。
钟罗琦也觉得,无论是背诵诗文、账目算数,还是谈经论道,甚至书法画画,这书童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强。
明明自己才是那个更早开蒙,家中有先生专门教导的人,但钟少轩学什么都更快,也更好。
原本他在钟府就只是做小姐的书童,此外并无太多事务要忙。
钟老爷待下人素来宽厚,从不苛待谁。
他在这里做个书童,比之原来在笔架店做小厮,吃穿上好得多了,时间也多起来。
他能读书的时间多了,字也练得更好了。
后来因为怜爱他的才华,钟老爷收了他做养子,起了大名叫钟少轩,吃穿用度、月例银子一概比照亲生女儿钟罗琦,也请先生单独教导他。
然而或许是少年时见识过太多人情冷暖,从笔架店的无名小厮变成江南第一调香世家的养子,钟少轩全未得意忘形,依然生活简单,勤奋自持。
钟老爷见他心性沉稳,于是更加赞赏。
念书之外的时间,他开始帮着钟老爷管理香料铺子的账目。
钟罗琦猜测他今日来文清院,又是要与钟老爷对账。
每次对账都要很长时间,她也有所耳闻,正想着要不要晚些再来。
不料互相见过礼后,钟少轩先开了口:“我有一事要与钟老爷相商,正好妹妹也在,便同我一起进去吧。”
钟罗琦于是问:“兄长要与父亲谈何事?也需要我在场吗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