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可,殿下,时值隆冬节,北方寒冷难耐,我军缺乏棉衣,加上中原地区道路阻塞,补给困难,仓促之间冒然出兵恐怕会困难重重。”
就在众人把关注点放在京畿路和京西北路的时候,陆秀夫却突然发言道。
“君实,两京对我朝意义重大,若能趁此良机一举收复两京,必将震动天下,伪元为之胆寒,亦能鼓舞我军民士气。”
文天祥站出来反对道。
“宋瑞,你说的这些老夫岂能不知?陛下,如今我朝形势大好,但绝不可忘了端平入洛之事。”
陆秀夫反驳道。
端平入洛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宋军的后勤补给出了大问题,缺衣少食的宋军将士忍着饥饿与鞑子作战,焉能不败。
俗话说一顿不吃饿得慌,连续饿上两三日别说打仗了,走路都困难。
陆秀夫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,一时间都在分析着利弊得失。
“启奏陛下,京畿路早已经破败不堪,道路难行,如果强行出兵,后勤补给将异常艰难。”
“嗯,言之有理,鞑子的情况正好相反,可以随时从河北支援粮草补给。
就算占领了两京也会给我等造成很大的麻烦。”
“启奏陛下,如今已经临近冬日,若北方突降暴雪,补给中断,当如之奈何?”
户部尚书、同知枢密院事的曾渊子也发言道。
“不错,不管是京畿路还是京西北路,人烟稀少,道路艰难。
即便是仅仅率领千余人前来归顺我朝的巴特儿,日行不过十余里,八百余地的路程走了近两个月的时间。”
此刻,张世杰也重新考虑在这个时间出兵是否合适。
究竟是否应该急于收复两京,在君臣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
可以说赵与珞收复两京的战略反对的人多,支持的人少。
无他,还是交通运输问题。
收复洛阳和开封很容易,但如果遭遇恶劣天气,以至于后续部队被阻断,补给无法及时送达,对于宋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,甚至有可能是灭顶之灾。
其实不管是文天祥还是陆秀夫,两人说得都没错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