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氏现天鹤酒楼在售卖后,谁也没说,当天中午就回家和老李头商量。
等到过了十月,天就转凉了,到了寒冬腊月,他们转变骨汤,要是还摆摊肯定没有有个铺面来的舒服。
有个铺面,客人也能坐着舒舒服服吃着。
冬天可不比夏天,在外边坐一会儿人就冻得哆嗦。
俩夫妻连夜数了家里的积蓄,留了十两的生活费,就剩下四百两。
老李头觉得没戏,大酒楼至少得上千两才买的下来,劝钱氏放弃,但钱氏觉得凡事都得试试之后才知晓到底行不行。
于是就找到了钱大头他娘,中间怎么谈的没人知道,反正最后双方敲定以五百两现银交易。
两人去官府办了手续,银子一到手,钱大头大娘就不见踪影,后来挺衙役说是去牢里把钱大头捞出来,俩人就走了。
去了哪儿也没人知道,反正这些日子在镇上再也没见着他们。
钱氏回娘家借了一百两回来,她娘家有些远,在隔了两个村子之外的金铃村,平时不很少回去,这次回去娘家哥哥们听说借钱,二话不说给她凑了一百两。
这才把这双层的天鹤酒楼给买了下来。
众人听完都开心不已,他们也是在镇上有产业的人家啦!
“来来来,菜来咯!
咱们边吃边聊,几个孩子一会儿吃了还得回私塾上课,别耽误了,多吃点。”
虞氏端着炒好的菜出来,桌椅板凳是没了,但他们自己摆摊的桌椅可以将就一下,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倒是都还在。
中午虞氏炒的是她在集市上买的小白菜和胡瓜,还有专门留了一份的凉拌菜,里面拌的有猪耳朵。
锅里还炖着有排骨,是他们一早去朱屠户那儿买的,还送了几根大骨,一块儿炖着了。
“先吃着,一会儿排骨汤好了都喝点再回私塾。”
虞氏给大家盛好饭,嘱咐着三个孩子,这下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在私塾念书,他们这些大人不认字儿,没文化,但伙食上面肯定要照顾好。
朱大成听见还有汤喝,连连夸着虞氏,日常羡慕好兄弟。
李承福却在心里盘算,爷奶跟舅爷爷们借了一百两,可不少,得想法子让酒楼的生意比现在更好才行。
天气渐渐转凉,就要吃暖和的了,家里的辣椒已经种好了,等到冬季应该能收获不少,到时候整点火锅串串。
对了!
他们现在有酒楼,是不是可以整点烧烤夜啤酒啥的了!
他们这镇上,包括周围几个村都没有宵禁一说,民风淳朴,虽然不说可以夜不闭户,但安全问题还是基本不用担心的。
想到这儿,李承福问他阿奶:“奶,酒楼后面有院子吗?”
要是有院子,他们就可以住在这儿,那夜烧烤就妥妥滴啦
钱氏摆手道:“五百两哪里还能有院子,要有院子,五百两就是把阿奶的嘴皮说破,那都买不下来。”
李承福想了想,也是,五百两买个大酒楼,还想要啥自行车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