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术历来看不起袁绍,认为他不过是小妾所生,见其被训,笑得那是个没心没肺。
王允见此,赶紧赞赏道:“本初忠肝义胆,其心可勉!”
杨彪亦是懂得起‘音乐’之人,也加火道:“此社稷动荡之际,本初敢于奋起,力保大汉社稷不失,真不愧是太傅子侄!”
“你大爷的!”
袁隗听得心惊肉跳,心里暗骂不已,他想不到那两个老家伙这么狠,真是将自己一家架在火炉上烤,也深恨袁绍傻缺,冒然跳出来做这‘出头鸟’。
这个时候,袁隗连忙转移话题,满是期待的看着众人,“诸位可有何良策!”
袁隗考虑得很清楚,只要有一人站出进言,他立马就定调接受,免除袁绍的傻缺送死行为。
可惜,敌众我寡,劣势太大,除了袁绍不知好歹想跟董卓拼一把之外,其他人还真没了办法。
一时间,场面陷入沉默僵局。
袁隗大急,又是恼火,立马激将道:“如今社稷动荡,数百年大汉朝廷风雨飘摇,难道满朝文武,竟无一人能为国分忧?”
百官又是一阵沉默,有办法早说了,确实是无计可施。
见状,三公大失所望……
还好,曹操站起来说话了:“袁大人莫急!
操记得当日大将军传召进京的可不止西凉军!”
“哦??”
三公眼前一亮,还是袁隗接话道:“孟德此话怎讲?”
曹操也不卖关子,直言而出:“当日大将军诏邀大军进京时,操就在一旁,操记得诏书有两份,除西凉军外,更有并州军一份!”
三公听得大喜:“果真如此?!”
要知道,他们之所以拿董卓没有办法,是因为董卓军力太盛,实力太硬,掌管洛阳一切防务,如果有另一支大军也到洛阳的话,那就不同了。
三公相信,凭借他们多年的为官手段,定然可令两军互相制衡,甚至耍些手段,自己还可以把兵权搞到手。
“孟德所言不虚,大将军确实还向并州刺史过诏书。”
袁绍经过提醒,他也想起来了,给曹操作证道。
“好!
好得很啊!”
有了人证,确认消息属实,杨彪最为激动,拍案而起,大喜过望。
王允眼睛微眯,脑子极运转,言道:“并州刺史可是丁建阳?”
“不错!
正是丁原丁建阳!”
袁隗一旁肯定道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